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深圳評論>社會熱點>

深網觀察 第165期|攜起手來,規(guī)范未成年人直播打賞

深網觀察 第165期|攜起手來,規(guī)范未成年人直播打賞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fā)布的《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以下簡稱“研究報告”)介紹說,我國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3.1%,手機是未成年人使用最多的上網工具,比例達到93.9%。龐大的未成年市場加上手機在無監(jiān)管下的高使用率,讓未成年人打賞亂象在互聯網“溫床”上不斷蔓延滋長。

深網評論員 曉之

隨著移動支付和移動互聯網娛樂迅猛發(fā)展,未成年人花費巨額進行游戲充值、打賞主播的新聞頻現。比如,深圳與岳陽兩地消委會聯手“救出”老人孫子充值網游的3萬余元“救命錢”、11歲孩子打賞花光老人40萬賣房款、12歲男孩給主播打賞7萬元。諸如此類,已成為困擾廣大家長與未成年人的一個社會問題。

為此,某視頻平臺近日宣布,將上線青少年守護官功能,邀請家長對青少年模式下新增視頻進行投票推薦,聯合家長從內容篩選等方面守護未成年人的數字未來。對于未經監(jiān)護人允許的未成年人打賞,該視頻平臺一經核實予以全額退款。對于對誘導未成年人充值打賞的主播,依據規(guī)則嚴厲處罰,并可能對主播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追究法律責任。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fā)布的《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以下簡稱“研究報告”)介紹說,我國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3.1%,手機是未成年人使用最多的上網工具,比例達到93.9%。龐大的未成年市場加上手機在無監(jiān)管下的高使用率,讓未成年人打賞亂象在互聯網“溫床”上不斷蔓延滋長。

此前,各平臺推出的“青少年模式”,有些還停留在表面工程,實際效果形同虛設,屬于應付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附加品”,是直播平臺“不得已而為之”的對策。從實際效果來看,“未成年模式”所起的作用比較有限,僅僅只是一個彈窗提醒。就算是需要實名制認證,未成年人也能利用一些成年人身份證輕松繞過檢測,缺乏身份確認過程(如人臉識別)。更有甚者,部分游戲平臺在開啟“青少年模式”狀態(tài)下,也依然能進行充值。追根究底,追逐利益是某些直播視頻企業(yè)的本能,充值打賞是平臺盈利的主要來源。目前直播平臺“青少年模式”收效甚微,映襯了商業(yè)之手的翻云覆雨,也更加凸顯出治理未成年人打賞問題的急迫性與重要性。

需要重視的是,在未成年人打賞亂象問題中,家長作為監(jiān)護人也存在責任。孩子花費巨額充值,家長同樣應該反思:自己是否沉迷于手機,給孩子做了壞榜樣?支付密碼是否過于隨意就透露給孩子?自己和孩子的溝通是否出現問題?是否圖“一時清凈”放任孩子無節(jié)制玩手機?可以說,這一代未成年人是移動互聯網的“原住民”,他們的成長與移動互聯網密不可分,一味地限制顯然與社會發(fā)展背道而馳。如何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良好手機使用習慣,更應該被家長所重視。

說到底,平臺與家長不應站在彼此的對立面,而是應該雙方聯手,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出路。期待更多的直播平臺積極行動起來,聯合家長開展內容篩選工作,以實際行動保障未成年人打賞全額退款,處罰誘導未成年人充值的主播。唯有各方合作,才能解決未成年人打賞亂象,才能還未成年人一片純凈的網絡天空,也能從根本上保證直播產業(yè)的健康成長。


相關報道:

我國未成年網民規(guī)模為1.75億 超三成小學生網民學齡前就上網

多數兒童不會保護個人信息 專家:建議設專章保護

超15%未成年網民遇到過淫穢色情內容


往期內容:

深網觀察 第164期|強化勞務工人的終身教育服務

深網觀察 第163期|關愛兒童成長,呵護城市未來

深網觀察 第162期|為直播科普點贊,文明養(yǎng)犬應成為社會共情

[責任編輯:劉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