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深圳新聞網(wǎng)首頁 > 圖片視覺 > 時事社會 > 

苗族“90后”的蘆笙傳承夢

2019-06-03 07:39來源:新華網(wǎng)

  5月30日,在融水苗族自治縣安太鄉(xiāng)小桑村青山屯,杜信文在挑選熏干的竹子準(zhǔn)備做蘆笙。

  1994年出生的杜信文是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安太鄉(xiāng)小桑村青山屯人,因父親是當(dāng)?shù)靥J笙制作的能工巧匠,他從小就受到蘆笙制作藝術(shù)的熏陶。2017年,杜信文從一所大專院校畢業(yè)后,放棄外出找工作的念頭,決定在家向父親學(xué)習(xí)制作蘆笙,想把這項民族技藝傳承下來。

  經(jīng)過一年多時間的潛心學(xué)習(xí),目前杜信文已經(jīng)可以獨(dú)立制作蘆笙。他說,蘆笙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象征,但當(dāng)?shù)貢谱魈J笙的長輩年紀(jì)越來越大,自己作為苗族后代,有義務(wù)把技藝傳承下去。

  目前,除繼續(xù)深入鉆研蘆笙制作技藝外,杜信文還準(zhǔn)備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把蘆笙產(chǎn)品和蘆笙文化向外界宣傳推廣,在傳承民族文化的同時,努力把蘆笙做成一個產(chǎn)業(yè),讓更多的人能夠以此過上好日子。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5月30日,在融水苗族自治縣安太鄉(xiāng)小桑村青山屯,杜信文檢查蘆笙簧片打磨情況。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5月30日,在融水苗族自治縣安太鄉(xiāng)小桑村青山屯,杜信文(左)和父親杜慶仁一起制作蘆笙。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5月30日,在融水苗族自治縣安太鄉(xiāng)小桑村青山屯,杜信文在挑選熏干的竹子準(zhǔn)備做蘆笙。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5月30日,在融水苗族自治縣安太鄉(xiāng)小桑村青山屯,杜信文在制作蘆笙。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5月30日,在融水苗族自治縣安太鄉(xiāng)小桑村青山屯,杜信文在制作蘆笙。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5月30日,在融水苗族自治縣安太鄉(xiāng)小桑村青山屯,杜信文在制作蘆笙。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5月30日,在融水苗族自治縣安太鄉(xiāng)小桑村青山屯,杜信文在家門外調(diào)試一把剛剛制作完成的蘆笙。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5月30日,在融水苗族自治縣安太鄉(xiāng)小桑村青山屯,杜信文在家門外試吹一把剛剛制作完成的蘆笙。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相關(guān)鏈接  揭秘苗族銀飾加工過程  千錘百煉出瑰寶

  5月29日,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zhèn),銀匠陳四先鼓風(fēng)吹旺炭火準(zhǔn)備打造銀飾。

  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每逢重大節(jié)日活動,苗族群眾都會盛裝亮相,他們穿戴的苗族銀飾分為頭飾、頸飾、胸飾、手飾等,品種繁多、造型精美,成為一道迷人的風(fēng)景線。這些苗族銀飾做工復(fù)雜,工藝要求高,看似普通的銀飾往往需要幾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千百年來,銀匠們用勤勞的雙手和聰明才智,一代一代傳承著苗族銀飾工藝。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5月29日,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zhèn),銀匠陳志元(右)在生炭火準(zhǔn)備打造銀飾。

  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每逢重大節(jié)日活動,苗族群眾都會盛裝亮相,他們穿戴的苗族銀飾分為頭飾、頸飾、胸飾、手飾等,品種繁多、造型精美,成為一道迷人的風(fēng)景線。這些苗族銀飾做工復(fù)雜,工藝要求高,看似普通的銀飾往往需要幾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千百年來,銀匠們用勤勞的雙手和聰明才智,一代一代傳承著苗族銀飾工藝。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5月29日,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zhèn),銀匠陳四先在打造苗族銀飾。

  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每逢重大節(jié)日活動,苗族群眾都會盛裝亮相,他們穿戴的苗族銀飾分為頭飾、頸飾、胸飾、手飾等,品種繁多、造型精美,成為一道迷人的風(fēng)景線。這些苗族銀飾做工復(fù)雜,工藝要求高,看似普通的銀飾往往需要幾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千百年來,銀匠們用勤勞的雙手和聰明才智,一代一代傳承著苗族銀飾工藝。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5月29日,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zhèn),銀匠陳四先在煅燒一條銀絲準(zhǔn)備飾物。

  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每逢重大節(jié)日活動,苗族群眾都會盛裝亮相,他們穿戴的苗族銀飾分為頭飾、頸飾、胸飾、手飾等,品種繁多、造型精美,成為一道迷人的風(fēng)景線。這些苗族銀飾做工復(fù)雜,工藝要求高,看似普通的銀飾往往需要幾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千百年來,銀匠們用勤勞的雙手和聰明才智,一代一代傳承著苗族銀飾工藝。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5月29日,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zhèn),銀匠陳四先在打造苗族銀飾。

  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每逢重大節(jié)日活動,苗族群眾都會盛裝亮相,他們穿戴的苗族銀飾分為頭飾、頸飾、胸飾、手飾等,品種繁多、造型精美,成為一道迷人的風(fēng)景線。這些苗族銀飾做工復(fù)雜,工藝要求高,看似普通的銀飾往往需要幾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千百年來,銀匠們用勤勞的雙手和聰明才智,一代一代傳承著苗族銀飾工藝。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5月29日,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zhèn),一名女青年在展示一款苗族銀飾。

  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每逢重大節(jié)日活動,苗族群眾都會盛裝亮相,他們穿戴的苗族銀飾分為頭飾、頸飾、胸飾、手飾等,品種繁多、造型精美,成為一道迷人的風(fēng)景線。這些苗族銀飾做工復(fù)雜,工藝要求高,看似普通的銀飾往往需要幾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千百年來,銀匠們用勤勞的雙手和聰明才智,一代一代傳承著苗族銀飾工藝。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5月29日,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zhèn),一名女青年在挑選苗族頭飾。

  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每逢重大節(jié)日活動,苗族群眾都會盛裝亮相,他們穿戴的苗族銀飾分為頭飾、頸飾、胸飾、手飾等,品種繁多、造型精美,成為一道迷人的風(fēng)景線。這些苗族銀飾做工復(fù)雜,工藝要求高,看似普通的銀飾往往需要幾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千百年來,銀匠們用勤勞的雙手和聰明才智,一代一代傳承著苗族銀飾工藝。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5月29日,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zhèn),一名女青年在戴苗族銀飾。

  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每逢重大節(jié)日活動,苗族群眾都會盛裝亮相,他們穿戴的苗族銀飾分為頭飾、頸飾、胸飾、手飾等,品種繁多、造型精美,成為一道迷人的風(fēng)景線。這些苗族銀飾做工復(fù)雜,工藝要求高,看似普通的銀飾往往需要幾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千百年來,銀匠們用勤勞的雙手和聰明才智,一代一代傳承著苗族銀飾工藝。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相關(guān)鏈接

探訪龍泉寶劍廠  傳承2500多年的鑄造技藝

  5月21日,鄭國榮在“古越劍鋪”展廳和自己鑄造的一把寶劍合影。

  “鑄劍如人生,”浙江省工藝美術(shù)大師、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龍泉寶劍鍛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鄭國榮說,“從雛形到思想和意志,正是一個人成長的過程。”

  鄭國榮,1964年生于浙江龍泉,已經(jīng)跟寶劍打了30多年的交道。1982年他作為學(xué)徒進(jìn)入龍泉市寶劍廠,后來成立工作室“古越劍鋪”,開始獨(dú)立的鑄劍生涯。

  從兵器到精神的象征,鄭國榮一直對寶劍持有敬畏之心。在他的工作室,一把寶劍,從理念形成、圖紙設(shè)計、備料到制作整合一般需要兩三個月的周期。自劍鋪成立以來,他已帶了20多個徒弟,如今都成了有名的鑄劍師。他的兒子也在畢業(yè)后跟隨他鑄劍,目前已基本掌握了全流程的鑄造技藝。

  “從歐冶子在龍泉鑄造出第一把劍開始,龍泉寶劍已經(jīng)流傳了2500多年,它的技藝和精神也應(yīng)該在這個時代繼續(xù)傳承。”鄭國榮說。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5月21日,鄭國榮在“古越劍鋪”取用工具鍛打坯料。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5月21日,鄭國榮(右)在“古越劍鋪”和一名訂購者討論寶劍設(shè)計細(xì)節(jié)。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5月21日,鄭國榮在一把寶劍上鏨刻龍鳳紋,徒弟們在旁邊學(xué)習(xí)。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5月21日,鄭國榮(左)和磨劍師吳長友交流磨劍細(xì)節(jié)。吳長友是鄭國榮在國營劍廠的老同事,跟隨鄭鑄劍20余年。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5月21日,鄭國榮在一把寶劍上鏨刻鳳紋。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5月21日,鄭國榮(中)和徒弟們在“古越劍鋪”用了20多年的工棚內(nèi)工作。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5月21日,鄭國榮在“古越劍鋪”煉制坯料。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5月21日,鄭國榮在“古越劍鋪”打井水準(zhǔn)備為寶劍淬火。他說淬火用的水很重要,正是看中了這口井他才把工作室設(shè)在這里。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5月21日,鄭國榮在“古越劍鋪”向徒弟們傳授寶劍淬火技藝。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5月21日,鄭國榮在“古越劍鋪”向徒弟們傳授寶劍淬火技藝。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5月21日,鄭國榮在“古越劍鋪”煉制坯料。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5月21日拍攝的一把正在磨制的龍泉寶劍,劍刃上的紋理經(jīng)過數(shù)十次反復(fù)折疊鍛打而成。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5月21日,“古越劍鋪”磨劍師吳長友在磨制寶劍。吳長友是鄭國榮在國營劍廠的老同事,跟隨鄭鑄劍20余年。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5月21日,鄭國榮的徒弟們在“古越劍鋪”學(xué)習(xí)寶劍鍛打技藝。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5月21日,鄭國榮(左)和兒子在“古越劍鋪”鍛打坯料。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責(zé)任編輯:李曉蕾]

新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