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疫期間,一些人謊報、瞞報相關個人信息,給防疫工作造成極大困擾,更讓公眾的健康面臨巨大威脅。
不久前,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對多次隱瞞行程和發(fā)熱病情的范某芳,以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予以立案偵查。范某芳64歲,1月22日就到了深圳,但始終瞞報行程,四處走動,最終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類似的情況,在許多地方都曾出現(xiàn)。“千里之堤,毀于蟻穴”,極少數(shù)謊報、瞞報者的行為,會讓萬千防疫抗疫者的努力付諸東流。
之所以會出現(xiàn)謊報、瞞報的情況,究其原因,一是無知,二是無畏,三是無信。
說無知,是因為一些人對于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嚴重性認識極為有限,根本沒把謊報、瞞報當回事,總覺得這樣的行為無傷大雅,不會帶來什么嚴重后果,更認為疫情期間嚴格的個人信息申報制度是小題大做。
說無畏,是因為一些人對謊報、瞞報的嚴重性早已心知肚明,但或是依仗特權,或是憑借自身的膽量,就是要挑戰(zhàn)一下規(guī)定,就是要顯示一下自己的與眾不同,同時覺得就算自己這樣做了,也沒人能把自己怎么樣。
說無信,是因為一些人的內(nèi)心并無誠信價值的支撐,也因此并未覺得失信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加之失信成本極低,所以做起謊報、瞞報這樣的事來也心安理得。內(nèi)心缺少對誠信的敬畏,行事便會放肆,這一點值得高度重視。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誠信是最內(nèi)在、最根源的德性工夫。“誠”從字源上看,由“言”和“成”兩部分組成,其意義指的是“實現(xiàn)所講的話”;而“信”即是“內(nèi)不欺隱,外不欺物”之意?!罢\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痹谌寮铱磥恚\不僅是宇宙的本體,還是人的本性,所以誠是天之道,也是人之道。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誠信是構筑中華傳統(tǒng)文明的基石之一。某種意義上,“誠信”二字,也是我們從容應對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重要支撐。
那么,我們是否可以考慮將謊報、瞞報者的行為納入個人征信系統(tǒng)呢?我們應該讓失信者背負沉重的信用污點,需要用合理的制度安排讓一些人懂得謊報、瞞報是不可觸碰的“禁區(qū)”。
進而言之,從“非典”時期到現(xiàn)在,諸如謊報、瞞報的行為一直未曾斷絕,甚至十分普遍,這是很不正常的。我們不能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而應該痛定思痛,及時地爬梳總結、查漏補缺,避免總是“被同一道閃電擊中”。惟其如此,當我們再遇到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時,才不至于慌亂無措,才能夠從容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