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wǎng)首頁>深圳新聞>深圳要聞>

37年堅守如初筑建筑豐碑——記中建鋼構有限公司華南大區(qū)總工程師陸建新

條評論立即評論

37年堅守如初筑建筑豐碑——記中建鋼構有限公司華南大區(qū)總工程師陸建新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日前,世界矚目的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一期主體和各展館施工順利完成。這座全球面積最大的會展中心凝聚了三萬多名建設者的辛勤汗水,創(chuàng)下了8項世界之最。這是繼深圳國貿(mào)大廈、深圳地王大廈、廣州西塔、上海環(huán)球金融中心、深圳京基100、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之后,陸建新參與建設的又一個中國標志性工程。

深圳特區(qū)報2019年7月22日訊 日前,世界矚目的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一期主體和各展館施工順利完成。這座全球面積最大的會展中心凝聚了三萬多名建設者的辛勤汗水,創(chuàng)下了8項世界之最。這是繼深圳國貿(mào)大廈、深圳地王大廈、廣州西塔、上海環(huán)球金融中心、深圳京基100、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之后,陸建新參與建設的又一個中國標志性工程。

陸建新是中建鋼構有限公司華南大區(qū)總工程師、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一期)施工總承包項目部技術副總監(jiān)兼鋼結構項目部總工程師。從業(yè)37年來,陸建新始終堅守施工一線,筑起一座座建筑豐碑,參建工程總高度3600多米,目前國內(nèi)已經(jīng)封頂?shù)?座100層以上鋼結構摩天大廈,他主持承建了其中的4座,被譽為“中國樓王”。

陸建新愛崗敬業(yè)、勇于創(chuàng)新、精益求精、淡泊名利,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好人”“廣東省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廣東南粵工匠”“深圳市文明市民(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被國務院授予“國家科技進步個人二等獎”。

破解不規(guī)則懸挑施工難題:

“天空之城”穩(wěn)穩(wěn)“懸浮”空中

7月上旬的一天,記者在位于南山區(qū)西麗留仙洞大疆天空之城大廈項目部見到陸建新。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項目完工后,這里是他最牽掛的項目工地之一。

天空之城是深圳市大疆創(chuàng)新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建設中的總部大樓,由東西兩座塔樓組成,高度約180-200米。從效果圖來看,這個建筑顯得非常獨特,大樓兩個塔身外側各掛著6個懸挑的大“盒子”,懸挑跨度最長達21米,使整個建筑造型具有強烈的“漂浮感”,仿佛懸浮在空中。

“這個建筑設計獨特,極具現(xiàn)代建筑的工業(yè)美感,但由于樓體三邊錯層布置了懸掛層,外框面積為核心筒面積的1.6倍,有‘頭重腳輕’,不同高度重心分布不均勻等特點,給施工帶來很大難度。”陸建新介紹說,這種不規(guī)則、大跨度的懸挑施工他還是首次經(jīng)歷,也是他和團隊面臨的一大挑戰(zhàn)。

為確保樓體結構穩(wěn)定,陸建新帶領團隊經(jīng)過反復模擬計算,最終決定采用底部胎架支撐,上部設置臨時桁架措施平臺,平面和高度方向分別考慮反變形處理的全新施工技術。為防止支撐胎架釋放后懸挑層錯位,他們設計在懸挑端部預抬22-127毫米;水平方向變形反向預偏最大38毫米,從而一舉解決了這個技術難題。

此外,由于原設計地下室梁板結構設計承載力有限,陸建新帶領團隊給底部胎架支撐體系設置了分配桁架,有效將上部荷載重量擴散傳遞給地下室柱子,最后傳給地基,使承載能力大大提升。

目前,天空之城項目施工進展順利,東、西塔樓主體結構已安裝至核心筒36層,外框下懸掛層已完成安裝。預計今年9-10月主體結構全部封頂。

創(chuàng)鋼結構安裝新紀錄:

每兩個月就施工完成一座“鳥巢”

1982年,年僅18歲的陸建新從南京建筑工程學院(現(xiàn)為南京工業(yè)大學)工程測量專業(yè)畢業(yè)后,來到中國第一幢超高層建筑深圳國貿(mào)大廈從事施工測量,從此與超高層建筑結下不解之緣。

37年來,陸建新長期奮戰(zhàn)在施工一線,輾轉工作于國內(nèi)外8個城市,參與44項工程建設。他從最基層干起,勤奮鉆研、吃苦耐勞、熱心厚道、甘于奉獻,將絕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專業(yè)學習和工程實踐上,付出了常人難以企及的努力,終究練成了一身過硬本領,一步一個腳印成長為鋼結構建筑施工領域頂級專家。

2017年6月,陸建新從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項目經(jīng)理崗位調到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項目任職。該工程高度只有45米,遠低于他曾負責的超高層建筑,但跨度卻有1.8公里,鋼結構施工面臨不少新挑戰(zhàn)。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項目鋼結構總用鋼量達27萬噸,為全球房屋建筑領域之最,總用鋼量相當于39座埃菲爾鐵塔;總建筑面積達158萬平方米,相當于6座鳥巢,建成后為全球建筑面積最大的單體建筑。

由于項目工地體量龐大,高峰期間同時有上萬人施工作業(yè),現(xiàn)場管理難度極大。在施工人員眼里,陸建新在管理上嚴謹精細幾乎到了苛刻的程度。

他每天提前半小時到項目現(xiàn)場,每天到工地巡查,每周一的6點50分組織勞務召開安全晨會,不管春夏秋冬、刮風下雨,始終如一。項目圖紙再厚,他也會在第一時間看完,并仔細研究,確保項目不因錯看、漏看圖紙而打糊涂仗,不因沒有發(fā)現(xiàn)設計不合理而打窩囊仗。他對管理細節(jié)同樣認真執(zhí)著,項目上的每一封往來函件他都逐字審閱,每一個標點符號都不會放過。

“這個項目的施工組織設計,陸總帶著我們前后改了不下10遍!”項目部工程師張弦介紹,拿鋼構件吊裝方案來說,陸總要求我們從吊車選型、工況分析,到吊裝角度、卸扣鋼絲繩,都要事無巨細,要做到能讓一個不懂鋼結構施工的外行人,拿著交底書,也可以把構件安裝到位。

就在這個項目工地,陸建新帶領團隊續(xù)寫新的傳奇:在400余天的時間內(nèi)完成27萬噸鋼結構的安裝,相當于每2個月就施工完成一座鳥巢;創(chuàng)造了鋼結構日安裝5千噸、周安裝2萬噸、月安裝6萬噸的施工紀錄。

孜孜不倦開展技術創(chuàng)新:

11項科技成果達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

37年來,陸建新勇于創(chuàng)新,始終孜孜不倦地鉆研施工技術與現(xiàn)場管理,破解過成百上千的技術難題。2000年廣州新白云機場航站樓項目,計算機剛開始在工地使用,他就巧用計算機三維模型核對手工計算數(shù)據(jù),極大提升了效率和精度。2004年,上海環(huán)球金融中心項目,陸建新帶領團隊成功化解10項“第一次”難題。2007年,廣州西塔項目,發(fā)明斜鋼柱無纜風繩臨時固定技術,創(chuàng)造“兩天一層樓”的高層建筑施工世界紀錄。2012年,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項目,帶領技術骨干攻克世界級難題,研發(fā)出國際領先的懸掛式塔吊支承爬升技術,節(jié)省工期近百天,直接經(jīng)濟效益7680萬元,該技術也獲得了2017年日內(nèi)瓦國際發(fā)明展特別金獎。

37年來,陸建新主持研發(fā)的11項科技成果被鑒定為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主持及參與完成的國家專利400多項,在國家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20多篇。中建鋼構獲得7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他參與了其中4項,個人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使我國鋼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從落后西方半個世紀躍升為世界領先水平,將中國建筑高度從100米級攀升至600米級的世界高度。

作為享譽國內(nèi)外的鋼結構建筑施工領域頂級專家和公司高級管理人員,陸建新始終把辦公室設在工地,37年如一日堅守施工一線。面對很多人的不解,陸建新說:“要把工作當修行,專注做一事,雖然年復一年很辛苦,但干的都是地標工程,覺得無上光榮。”(深圳特區(qū)報記者 竇延文

[責任編輯:施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