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wǎng)首頁>經(jīng)營中心頻道>藝術(shù)>焦點>

從文物中看唐代女性的絢麗裝束

從文物中看唐代女性的絢麗裝束

分享

時至隋唐,唐代服飾進行了很大的變革。其中唐代女裝在歷史上尤為著名

原標(biāo)題:行即裙裾掃落梅 綺羅纖鏤見肌膚——從文物中看唐代女性的絢麗裝束

唐彩繪女俑和戰(zhàn)馬

裝束是時代風(fēng)氣最明顯的標(biāo)識之一,女性裝束更是社會風(fēng)景中的亮點。

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文化交流程度,乃至思想意識等等,都可以在女性裝束中反映出來。時至隋唐,唐代服飾進行了很大的變革。其中唐代女裝在歷史上尤為著名。唐代國家統(tǒng)一,經(jīng)濟繁榮,社會更加開放,服飾愈益華麗。在婦女中間,出現(xiàn)了袒胸露臂的形象。在永泰公主墓東壁壁畫上,有一個梳高髻、露胸、肩披紅帛,上著黃色窄袖短衫、下著綠色曳地長裙、腰垂紅色腰帶的唐代婦女形象,從而使人們對“粉胸半掩疑暗雪”,“坐時衣帶縈纖草,行即裙裾掃落梅”有了更形象的理解——

壁畫中的唐代女性 服飾進行了幾次大變革

了解唐代女性裝束,僅靠文獻記載是不夠的,因為“裝束”這種事物視覺性極強,只有結(jié)合繪畫、實物等文物資料,才能讓我們在1000多年之后最大限度地了解當(dāng)時的裝束情況,并在文獻資料的幫助下,了解裝束背后的社會文化意義。

一般印象中唐代女性都很“開放”,很少有遮蔽。這樣說總體上是可以的,但嚴謹一點,就要指出在唐朝的不同階段,其實有所不同。據(jù)《舊唐書·輿服志》,從唐初到開元時代的一百年內(nèi),女性身體遮蔽與否有過幾次變化:高祖武德到太宗貞觀年間(618—649),女性多穿“羃”,“全身障蔽,不欲路途窺之”。到高宗永徽(650)以后,不穿“羃”了,流行“帷帽”,“拖裙到頸,漸為淺露”。咸亨二年(671)唐高宗曾經(jīng)下詔書想讓女性不要“棄羃”,戴帷帽,理由是“衢路之間,豈可全無障蔽?”意思是女性特別是貴族女性在大街上,怎么能沒有遮蔽呢?但是社會風(fēng)尚潮流,浩浩蕩蕩,到武則天執(zhí)政(690)以后,“帷帽大行,羃漸息”.到中宗即位(705)以后,再也看不到穿戴羃的了。這是第一次變化,即女性從穿戴全身遮蔽的“羃”,發(fā)展為只戴遮蔽到脖頸的“帷帽”。隨后,到玄宗開元(713—741)初期,女性又不戴帷帽了,“皆著胡帽,靚妝露面,無復(fù)障蔽”。女人們戴著各式胡帽,化著漂亮的面妝,就是要讓人欣賞,不再把臉遮蔽起來。再以后,她們連胡帽也不戴了,“露髻”而行,不僅要讓人們欣賞面妝,還要讓人們欣賞各式發(fā)髻。這是女性身體遮蔽與否的第二次變化,即從遮蔽面部到完全不遮蔽,形成了唐朝此后一百多年的“露面”風(fēng)尚,而只有這種“露面”風(fēng)尚流行之后,路人才能欣賞到玄宗天寶年間(742-756)虢國夫人騎著駿馬,“淡掃蛾眉朝至尊”的亮麗風(fēng)景。

那么,唐初流行了幾十年的“羃”是什么樣子?從文獻記載看,它的特點是“全身障蔽”。《舊唐書·李密傳》記載李密投降唐朝后再次反叛,帶領(lǐng)上千士兵,化妝成女性,戴羃,羃內(nèi)藏刀,到縣城后,變裝持刀殺出,占領(lǐng)了縣城。我們可以設(shè)想一下,上千“女性”穿戴著羃在道路上行走,路人不僅不以為怪,而且不知是士兵,可見“羃”的流行,以及遮蔽之嚴。可惜的是,目前從文物資料中還找不到“羃”的確切形象。1990年,在盜掘后的唐太宗燕妃墓壁畫中,有一幅被考古工作者定名為“捧羃女侍圖”,似乎仕女捧的是“羃”。

但細看這幅圖,所謂“羃”只是在寬檐帽下垂有帶狀物,不足以將全身遮蔽,很難說真的就是“羃”。因此關(guān)于“羃”的形制,還有待文物資料的繼續(xù)發(fā)現(xiàn)?!傲]”之外,“帷帽”的形制又是如何?從上面的介紹可知,帷帽的特點是“拖裙到頸,漸為淺露”。從這一點出發(fā),1972年新疆吐魯番唐墓出土的“彩繪騎馬仕女泥俑”,有人認為所戴就是帷帽。

[責(zé)任編輯:陳曉玲]